近日,股市及現貨電子盤行情低迷,多支品種一路下跌,部分品種再創新低。面對此種境況,市場很多人將原因歸咎于監管太過嚴厲。
政府喉舌、權威媒體發聲:監管是為了更好地發展
21日,作為政府喉舌的人民網刊登了一篇名為《清理整頓+長效監管,激發現貨交易發展“永動力”》的文章;同日,經濟參考報頭版評論發表文章《股市只有從嚴監管 才有健康未來》。兩篇文章都對現貨行業、股市的現狀及證監會監管目的進行了詳細解讀。清理整頓的目的是激勵行業改革與創新,及時糾正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行業才能夠更加有動力的前行。
兩大權威媒體發聲,從某種意義來說也是在反映上層監管層領導的意見,為本次清理整頓更深層次的意義正名?,F貨交易場所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后,衍生出了很多問題,違規操作頻發,損害了中小投資人的利益。任何以損害部分散戶投資人利益為代價的發展都是“亞健康”的,必須經過“刮骨療毒”式的監管整改,方能重塑規范健康的交易市場。
現貨交易市場不可或缺 雖有問題但“瑕不掩瑜”
人民網《清理整頓+長效監管,激發現貨交易發展“永動力”》一文中,明確表達了一個觀點:現貨交易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現貨市場的發展歷史來看,傳統的現貨市場已經不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形勢,現貨交易場所實現了交易電子化、信息化,解決了現貨商品交易過程中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問題。
當前雖有部分交易場平臺存在違法違規問題,但“瑕不掩瑜”,行業中有很多優秀的交易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紐帶作用。因此監管層希望通過清理整頓使行業達到“優勝劣汰”,激勵行業改革和創新,并不是要否定現貨交易的發展。
現貨行業正從“無法無天”邁入“有法有天”
人民網在此文中用了一個詞形容監管前現貨交易市場形狀——“無法無天”。所謂“無法”就是沒有明確的管理辦法,清理整頓的38號文件是主要在清理整頓,不能成為規范性的文件,沒有相應的管理辦法;“無天”就是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38號文件也只是責成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只是作為交易場所清理整頓的牽頭單位,而不是監管部門。
“無法無天”的發展環境必將會從根部腐爛事物的健康生長。合法正規的交易平臺無人問津,而那些“搖旗吶喊”的違規交易平臺往往火爆異常。經過時間的推移,違規平臺“真面目”暴露,投資人被“坑”,市場一地雞毛。因此,嚴格科學的監管,逐步建立的交易場所監管法規體系,將推動行業真正實現“有法有天”的健康、規范、穩步發展。
上層傳遞積極信號 業內人士當拾起信心
由于此次監管的“嚴格”性特點較為突出,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市場的恐慌情緒,郵幣卡行業也有部分人士因為監管風聲過緊而衍生出了“看空”情緒。此次人民網的發聲,明示現貨市場的不可或缺性也是在給行業傳遞“利好”信號。市場發展需要“穩中求進”,穩就是要嚴格監管和規范各類市場主體,重點打擊市場亂象。從而優化市場服務結構,使資本市場在國際化、市場化和法治化道路上穩步改革。
因此,行業各方人士應當拾起信心。監管層清理整頓目的是使行業達到“優勝劣汰”,激勵行業改革和創新,并不是要否定現貨交易的發展。因為只有規范的市場,才能吸引更多資金進場,激發市場活力,更加保障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工作時間: 8:45-17:30